常德市科协科普服务助力“双减”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常德市科协认真贯彻落实省科协相关工作要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整合资源、做好结合,探索创新科普模式,搭建科普助推“双减”平台,通过组织各类科技竞赛和科普活动,发挥科技场馆等科普教育基地的主阵地作用,把科普教育融入到“双减”工作中,有力地助推“双减”工作落地。
一是科技竞赛形成活动品牌。第二十届常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收到作品1022项,评选出各类奖项495项,吸引了1万多名学生参与,成为了孕育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二是科普创建形成示范效应。全市累计命名“常德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19所,市科协为学校配发科普设备、壁挂科普展品等近200件,打造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发挥了学校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今年4月底,常德有10个单位入选全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进一步丰富了“双减”工作形式,把科普教育融入到学校“双减”工作中。三是学会专家发挥头雁效应。今年以来,市天文学会、市气象学会、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协、市护理学会等高校学会组织科技专家,相继走进常德芷兰嘉树学校、鼎城区东风小学和武陵区沙港社区明星幼儿园等学校开展各类公益科普服务近10场次,学会专家成为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头雁力量。四是科普基地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常德市科技馆今年被中国科协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来,充分利用科普资源优势,在全市开展了4期关爱留守儿童“趣味科学课堂”、33场次青少年公益科普培训、16期线上科学实验室、5次科普大篷车“四进”、6次学雷锋科技志愿服务等线上线下公益科普活动,累计受益青少年近2万人次,给青少年送去了科学大礼包,科技馆成为“双减”后学生们周末热门“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