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市委办公室印发《常德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8-01-31 信息来源:市科协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根据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近日,市委办公室印发了《常德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结合常德特点和常德科协工作实际,明确了常德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团结服务科技工作者、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方案》强调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通过创新思路、方法、领域和载体,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建设特色更加鲜明,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组织,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方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19条具体措施。

一是改革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体制机制。《方案》提出,深化市科协机关和直属单位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市科技馆加挂市科技传播服务中心牌子。健全科协组织体系,各区县(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辖区内人口数量、科技工作者数量,为当地配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推动乡镇(街道)科协组织建设,逐步实现乡镇(街道)科协组织全覆盖。

二是全面改革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方案》从改革团体会员制度、深化学会治理结构改革、健全完善学会治理方式、探索建立学会联合体等四个方面全面推进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改革。完善科协团体会员制度,接受部分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企业(园区)科协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协作为市科协团体会员。推进学会秘书处实体化建设,建立办事机构挂靠单位动态调整机制,扩大无挂靠、无业务主管单位学会的试点范围。鼓励学科相近、联系密切的学会成立学会联合体,促进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三是创新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机制。《方案》提出,创新服务学术活动机制,打造常德特色学术活动品牌。创新服务科学普及机制,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0%的目标。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搭建精准推送科普服务平台,促进市科技馆建设,着力打造“科普常德”品牌,完善常德“科普地图”,稳步推进常德科普旅游。鼓励有条件的县(市)规划建设科普场馆。创新服务经济建设机制,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助推精准脱贫。创新服务党委和政府决策机制,建设常德科技创新智库。推动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升学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是改革科技人才服务机制。《方案》明确,实施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加强青年英才培养,加强企业一线科技人才培养。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依法依规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奖励,切实做好“常德科技之星”评选表彰工作。加大对基层一线科技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推荐和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是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切实加强学会党建工作,确保学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学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面向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不同形式的国情党情培训,引导科技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持续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此外,《方案》还对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把科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政府绩效考核。区县(市)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科协工作汇报。党委、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应要求科协负责人列席。要建立各级党委副书记分管科协工作、政府一名副职领导联系科协工作的制度,党委、政府分管或联系科协工作的领导应出席同级科协全委会会议。各级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并列入财政预算。各区县(市)根据市级《方案》制定实施办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