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市科协农民教育培训重实效

发布时间:2010-02-08 信息来源:普及部 【字体:
        “2009年,我家的养鸡场共出笼肉鸡3.5万羽,年创利5万元以上。”1月21日,澧县大坪乡大兴村村民鲁丙财乐呵呵地告诉笔者。因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年底鲁丙财从广东返乡,2009年5月,他报名参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学习养殖技术,并拿出打工积累的10万元钱,建鸡舍700平方米,走“公司+农户”互惠互利的模式,与石门双佳公司联营养鸡。“能取得这么好的效益,都是搭帮市科协组织的技术培训。”

  作为市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市科协积极主动开展培训工作。搭建了“一把手”挂帅的领导班子,明确专门科室、落实专人负责培训工作,并与年终考评挂钩。落实了专项经费,2009年共安排了23万元的实用技术培训专项经费。落实了硬件设备,配备了摄像机、编辑机、大型刻录机和专用电脑设备。

  为增强培训实效,市科协采取自主开发和交流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初步建成了声像资料共1000小时、图片资料近500万字的科普资源库,并组织拍摄了《小兔子作出大产业》、《湖南黑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教片。整合教学师资队伍,完善了以农业专家和优秀科技工作者为骨干的市县两级科普讲师团,承担基层科技人员的培训、短期办班培训和全市总体教学培训计划的实施;以农函大、涉农学会和农技协为主体,负责面授辅导,定期开展正规化培训活动;以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技术负责人、农村科技示范户、科普志愿者等乡土科技人才为主的学后辅导队伍,具体承担学后辅导、现场教学和典型经验介绍。结合农村科普要求,精心设置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市场经济知识培训三个方面的培训内容。

  “我们在采取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实行因人施教、因需施教,灵活安排培训形式和内容,适应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市科协主席、党组书记李守海告诉笔者。市科协在常德电视台通过《科普大篷车》专栏进行电视科普培训;通过常德科普网开展网络科技培训;组织刻录农村实用技术光碟并发放到重点村、农户,开展电化教学,2009年共刻制农村实用技术光碟7000余片,陆续发放到全市558家“农家书屋”和部分农户;在德山开发区、津市等地开展办班培训,先后开办了两期养猪培训班和一期养兔培训班,培训学员265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