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区科协2013年各项工作突显“十大”特色
2013年,武陵区科协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实现“领跑新常德、建设新武陵”目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十项工作亮点频显。
一是乡街、社区(村)科协组织进一步健全,力量得以增强。全年对全区12个乡街、72个社区(村)基层科协组织进行了配置调整,从而健全了工作班子,夯实了工作基础,为科协工作全面推进提供了保障。
二是基层协会跟进发展到位,工作开展顺进。全年先后在乡(镇)、街道及农村、畜牧、教育、卫生、蔬菜等行业与部门巩固和完善了15个基层专技协会组织,为普及科学常识,推广科技、引领科技创新,培植了根基。
三是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根据中央、省、市、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通知精神,制定、修改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对协会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武陵区科协规章制度》,较好地实现了科学管理,杜绝了违纪、违规现象。
四是科技宣传周、科普活动日活动开展有声有色。5月下旬,在芦山中学成功地举办了全区科技宣传周活动;9月15日,我们联合市环保局武陵分局组织承办了2013年“全国科普日”(常德)启动式,市政府副市长沈习淼,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智慧,市科协、市环保局、市教育局及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相关领导莅临现场参加了启动仪式,活动中通过组织科普文艺演出、科普宣传盾牌、科普讲座、发放科普光碟、书籍、传单、送科技下乡活动等形式,向广大市民群众普及科学常识,传播科学知识,促推全民科学素质养成,受到了市民群众的欢迎。
五是大众科普专题活动常抓不懈。全年,组织开展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生命科学、食品安全常识和禁绝毒品与反邪教为主题科普常识讲座20余堂,通过专题宣传,扩大了科普知识的公众覆盖面。
六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氛围趋浓。一批小发明家、小科幻迷脱颖而出。5月下旬东升小学的4名同学代表我区参加了省、市组织的科技创新大赛,并成功晋级参加了全国性竞技比赛活动。目前,城区20余所小学的2万多名学生学科技、强素质意识趋长,氛围更浓。
七是公务员科普引领作用彰显。通过对各类、各级公务员、领导干部进行各类科普培训活动的开展,我区公务员队伍科普意识不断增强、素质不断提高,在科普受众面上,武陵区党政干部参与的积极性在全市各区、县中引领先河。受到了省、市科协的高度赞誉。
八是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继续保持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先进之列。2013年7月,新东街社区被中国科协授予了“全国科普示范社区”,获项目奖补资金20万元;方家巷社区获省科协 “科普益民计划”项目奖励资金5万元;犀牛口、府坪巷、长庚路、东湖巷和柏子园社区被市科协授予了“市科普示范社区”的荣誉称号。
九是顺利通过“全国科普示范区”中期评估验收检查。6月下旬以来,认真组织开展了迎接中国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普示范区”中期评估验收检查工作。经过近一个半月的精心准备,8月上旬,我区顺利通过了国家科协组织的检查验收工作,并获得了中国科协的高度评价。
十是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体育东路、紫桥、新东街社区和省级“科普示范社区”方家巷社区等四个先进
位的工作经验;10月上旬,被中国科协在“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工作培训会”向全国推介,区科协主要负责人应邀和紫桥社区支部书记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