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县级科协工作之我见
今年七、八月间,我和我的同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全市所属九个县市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等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调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结合我到市科协这几年工作的体会,就如何切实加强县级科协工作,谈谈个人初浅的见解。简言之,要做到八个“必须强化”。
一、必须强化队伍建设。据了解,九个县市区共有在编在岗人员66人,其中行政编制37人,其它编制29人。人多的有15人,少的则只有3人。科协干部队伍除了有一般公务员队伍的共性之外,还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干部队伍的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思维定势,人员调得进,流不出,一干就是一辈子。科协的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基本上是从外单位派进来的,内部提拔重用的极少,且没有主动请缨的,一般都是组织上为了解决某些同志的职级待遇所作的安置性安排,年龄偏大,有进机关养老的感觉,在科协任职时间稍长的同志,多数也不太安心。上述现象是不争的事实。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科协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团组织,没有任何行政职能,没有硬性的工作任务指标,做得多,做得少,做得好,做得差,无关紧要。“求人事多,无事人求”,地位和影响有其局限性,组织、领导、社会的关注度不高。事业是要靠人做的,尤其是县级科协事业更需要一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沉得下心去,善于学习,知识面广,且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想事、做事、成事的干部队伍。强化队伍建设要针对科协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加强干部队伍的经常性培训。不定期开展业务讲座。有计划地组织系统性培训现有科协干部,对新进科协的干部可到上级科协跟班培训。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科普工作线长面广,科协干部队伍的知识更新尤为重要,而现实情况是,由于机制、经费等原因,县级科协干部队伍很少有接受培训的机会,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缺乏活力,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对县级科协组织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不仅要使其熟悉科协的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和培养他们积极作为,主动作为的责任心,进取心,事业心。实现从行政工作方法向群团组织工作方法的根本转变。
二、必须强化照章办会。我市九个县市区科协组织中,完全依据章程,按时换届的不到20%。绝大多数是顺其自然,任其发展。调查中有人反映,科协领导班子是党委确定的,换届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且换届组织工作难度大,耗时费力,吃亏吃苦不说,还要花掉一大笔资金,得不偿失。所以,有近30年未换届的县级科协组织。实际情况是,凡照章办会的县级科协,其活力就得到充分彰显,工作成绩比较突出,领导比较重视,科普经费保障也比较好。我认为,科协组织要充分利用换届的有利时机,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争取建设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争取科普经费保障到位,争取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注、支持、理解,并参与科协组织的活动,调动科协兼职主席、常委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扩大科协组织的社会影响。因此,强化照章办会是切实加强县级科协工作的组织手段。中国科协“八大”要求,各级科协组织要遵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照章办会,按时换届是遵守《章程》的具体体现。
三、必须强化服务中心。组织和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是科协组织应尽的职责。现实情况是,部分县级科协组织服务中心的意识不强,主动不够,行动不力,总认为群团组织力不从心,难当大任。工作应付过得去就行了,如何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办法不多,力度不大,引起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生重大影响力的活动极为鲜见。我认为,一个组织,特别是一个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如果不能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出谋划策、建设出力,就很难受到重视,得到支持。因此,县级科协组织同样要强化服务党的中心工作。2011年汉寿县举办的龟鳖生态养殖高峰论坛活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资金近60万元,吸引了全国业内同行参加,极大地促进了地方龟鳖产业的发展,即佐证了强化服务中心工作的重要性。
四、必须强化建言献策。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知识密集是科协组织的特点,这一特点在县级科协还未得到充分展示和利用。县级科协组织目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完成上级科协组织和当地党委政府部署安排的事情。活动的形式也主要是仿照上级科协组织活动形式开展的,创造性地的活动内容较少,也很难开展。尤其是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连年如是,且一年不如一年,有的学会干脆停止了活动,名存实亡。由于学会组织少,参与的会员少,科技工作者开展的活动也就很少,科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很难体现出来。科技工作者集体的力量难以彰显,建言献策无从谈起。我认为这是我们县级科协工作的一大难题,值得研究。如果科协组织不能很好地发挥科技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有效地组织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将会失去科协组织应有的作用。因此,县级科协组织也必须强化建言献策的工作。
五、必须强化建家交友。调查中发现,县市区科协组织对科技人员以及科技人员入会的底数不是十分清楚,情况也不是十分明了,据统计,九个县市区近600万人口中(不含市直单位),有11.33万科技人员,自然科学类学会组织86个,其中加入学会的仅2.76万人,入会比例不到25%,最多的石门县有县级学会20个,最少的仅有1个学会组织,且部分学会组织没有有效地开展活动,名存实亡。现实情况表明,科协组织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群众团体,向心力、凝聚力比较弱化,广大科技工作者还没有真正把科协当成自己的家,尤其是县级科协组织还没有找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有效手段,建家形同虚设,交友手段不多,有的就连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也没有纳入议事日程。按照中央书记处“科协组织建到哪里,建家交友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的要求,如何把科技人员的底数摸清,如何建立健全各种学会组织,如何把所有科技工作者吸引到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中来,如何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好活动,如何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与科技工作者交好朋友等等,都有大量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我认为建家交友的工作在县级科协组织中尚未很好的开展,工作的空间还很大,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强化的一项根本性的工作。
六、必须强化表彰宣传。对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宣传是凝聚科技工作者人心的重要手段,而现实情况是县级科协组织几乎没有表彰科技工作者的奖励项目,就是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科协系统有一定影响的县市区科协也是如此,只有极个别县级科协配合组织、人社部门联合开展了表彰名师名家的奖项。举荐、奖励、表彰、宣传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是科协义不容辞的责任,县级科协一定要运用好这一手段、一定要争取和设立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奖励项目。一定要有为优秀科技工作者说话的声音。同时建议要在全国科协系统内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评价、表彰奖励科技工作者的奖项和机制。强化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宣传工作,凝聚人心,增强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七、必须强化科普示范。客观地讲,科普示范工作在县市区科协工作中是开展得比较好的,在县市区科协工作中有一定份量、有位置、有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以及科普惠农服务站的建设,表彰奖励科普示范带头人等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了配合县市区开展科普示范工作,市本级组织了强大的科普讲师团队伍,大力促进了县级科普示范工作的有效开展。县市区开展的科普示范工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民众的科学素养,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生产、生活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影响较大,作用明显,赢得了党委、政府、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我认为科普示范是县级科协组织能做到,能做好,能使百姓受益,能得到百姓好评的工作,要更加扎实有效的开展好,更加强化科普示范是切实加强县级科协工作的有效手段。
八、必须强化整体联动。科协组织是科学技术普及的主要社会力量,开展好科普工作是县级科协主要工作之一。县级科协机关人手少,力量薄弱,经费不足是客观事实。科普工作的线长面广,包罗万象,工作量大。县级科协要做好科普工作就要克服自己本身人少、事多、经费不足、工作量大的实际困难,积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特别是那些有科学技术普及任务的单位,如农业、医药、卫生等部门,充分发挥学会的作用,开展好科普工作。主动与上级科协组织联合开展科普活动,建立一种整体联动的有效机制,广泛深入扎实有效的开展好科普活动,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我认为强化整体联动是切实加强县级科协工作的重要手段。(备注:笔者为常德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