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科协多措并举推进脱贫摘帽
为打赢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石门县科协凝心聚力、借力,纵深推进精准化、常态化、点对点扶贫模式,通过三年攻坚,确保2018年整县脱贫摘帽。
精准化专项帮扶。落实了1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为磨市镇铜鼓峪村、壶瓶山镇龙池河村、白云镇鹤山村和三圣乡河口社区争取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资金60万元。积极配合科技专家团队深入到村开展科技服务,指导村级产业发展。组织省、市、县50多名科技专家和6个科技服务团队开展与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工作,带动12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甩掉“贫困帽”。如高级农艺师许爱国在扶贫一线建功立业,成绩显著,最近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常态化驻村帮扶。县科协牵头驻南北镇雅吉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克服了人员、资金等方面的重重困难,选派了工作务实的2名同志组建驻村工作队,先后投入资金近20万元,助力点村开展茶叶、烤烟、蔬菜、光伏电站等产业扶贫,贫困户人均增加收入1500元;完成了村级道路建设、村级服务平台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贫困户脱贫方案和帮扶措施,帮扶实效得到群众的认可。完成改造危房35户,异地搬迁4户,医疗救助7人,教育助学16名,确保“三率一度”达标,全省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检查验收已通过。
社会化点产业帮扶。科协农村科普工作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创建了12个国家级、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协会,85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协会和科普带头人。它们依托“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科普带头人+农户”等发展模式,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县茶叶协会、柑橘协会、蔬菜协会、养蜂协会、烟叶合作社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贫困地区,围绕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瞄准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创建了“产业培育+乡村旅游”型、“科技创业+全产业链服务”型、“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产业升级”等精准扶贫科技样板,推出了柑橘、茶叶、烟叶、辣椒种植以及养鸡、养蜂、养猪、养羊、养岩蛙等一村一品产业脱贫模式,成为了贫困村的“引路人”,成效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