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科专家陪石门林农念起板栗“经”
3月20日,在石门县科协牵头下,县林学会开展新春“送科技下乡”活动,专门从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请来了板栗专家、副研究员陈景震教授,在县科技特派员及技术推广站、森保站等职能股室技术人员陪同下,来到石门县板栗主产区一一三圣乡天门垭村为当地近60位林农培训板栗生产技术。
虽然春寒料峭,但村部会议室里早已挤满了闻讯赶来取“经“的当地林农。陈教授详细讲解了板栗生产从品种选择、整地栽植、培育管理、施肥灌溉、拉枝丰产、病虫防治到收藏保管整套技术要点,并热心为林农现场解疑答惑,特别是传授的丰产栽培、生物防控病虫害、适地适树等栽培技术让林农们耳目一新。针对林农普遍提到的如何提高板栗栽培综合效益问题,陈教授建议大家开展林农畜复合经营,在林下种植羊肚菌、放养禽畜,立体开发,提高林地使用效率,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培训结束后,林农们纷纷记下了陈教授的联系电话,希望今后能随时请教生产中的疑难问题,陈教授热情地表示,一定有问必答。
省林科院副研究员陈景震教授为农户传授板栗“经”
天门垭村是石门县板栗重点分布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即在此建有500亩板栗良种示范栽培基地与釆穗圃,带动了当地板栗产业的发展,一度成为当地林农的重要收入来源。三十多年过去了,由于树龄老化、部分品种的引进没有完全做到适地适树,加上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培育管理粗放,致使树势普遍衰退,单位产量每况愈下,经济效益不佳。近几年来,在粒粒板栗合作社的牵引带动下,板栗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有109户林农加入了合作社,板栗种植面积由原来零星分散几百亩发展到集中连片4000亩,2017年外销板栗30余万斤,并探索出了板栗保鲜贮藏、板栗淀粉加工等新技术,让板栗产业呈现出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通过专家传授和今后进一步技术支持,当地板栗发展有望在科学栽培管理、全面提高经营水平与经济效益上展现全新面貌,让当地林农依靠丰富的林地资源走上兴林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