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021年度武陵区优秀科技工作者致敬
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丨为2021年度武陵区
优秀科技工作者致敬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根据武陵区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开展2021年度武陵区“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工作的通知》,经广泛发动、基层推荐、各系统各单位申报,并经评选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决定授予屈建民、张冬芝等10名同志为2021年度武陵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希望获得“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的同志珍惜荣誉,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在新的起点上创新争优、再立新功。希望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优秀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以更加旺盛的工作学习热情和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城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1年度武陵区“优秀科技工作者”风采剪影
屈建民,湖南博联检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省、市党代表,区人大代表,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技术能手”,“2019~2020年度湖南省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先进个人”,“常德市2020年度建筑行业先进个人”,省优秀共产党员。曾在《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工程质量》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组织公司技术团队研究并授权了实用新型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8项,贡献突出。
张冬芝,武陵区工农小学党支部书记,省特级教师,省“国培计划”优秀培训专家,省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工具研发核心专家,省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优秀个人,市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市最美人民教师,市教科研优秀个人。她以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时代好少年。近几年,她带领工农小学教师团队,三次站在国家级教学比武平台上斩获一等奖。工农小学成为有口皆碑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燕立华,武陵区河洑镇朱湖社区种粮大户。成立了燕鑫农机合作社,投资160万元,自建厂房引进烘干设备,解决周边2000余亩的粮食烘干问题;他还承包了400多亩土地,买了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他爱农业、懂农业,凭着勤劳肯干,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他不但自己致富,还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罗双喜,常德爱尔眼科医院业务院长,市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扎根屈光手术领域二十多年,以精湛的医术,帮助4万多名近视患者重返清晰世界。目前主持市科技局两项科研项目,2017年全飞秒激光治疗近视的应用研究与推广,2020年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精雕C+)治疗近视及散光的应用及推广,积极参与推动常德眼科专业的发展。
喻飞,武陵区科技传播服务中心主任。他在企业科协组织建立、科技志愿服务、科普传播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特别是在“全国科普示范区”总结验收、申报工作中,他认真研判、加班加点,完成了51大项100多小项1000多页的汇编材料。在2020年湖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竞赛中被评为“优秀科普信息员”,全省排名第五;2021年获湖南省科协系统“最美科学传播者”提名奖。
姚家兴,武陵区丹洲乡太平村村主任,常德盛丹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他培育了桑葚、八月炸、火龙果等优质果蔬采摘基地,成立常德市盛丹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村主任,他积极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带领群众进行果蔬种植并免费培训,带动农户周边务工就业,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雷立翔,武陵区长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他疫情防控工作表现突出,无论休息日还是深夜,始终奋战在一线,从预检分诊到发热诊室,反复试验,找到了一条最佳路线,提高了防疫效率;他细致部署核酸采样工作,组织采样队伍奔赴各村,加班加点,确保全员核酸采样任务高效完成。
王南飞,湖南大科城博士科技有限公司常德片区经理。他积极走访武陵企业,充分挖掘企业需求,推动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21年广泛走访全区企业,挖掘技术和人才需求30余项,对接促成产学研合作协议10余项。促成武陵区科技型企业进行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3.8亿元,技术合同登记企业数量22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份数269份。
孙慧,武陵区育英小学专职副书记,中小学高级教师,市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优秀学员。她组织师生创编《手绘校园防疫手册》,科学抗击新冠疫情。担任小学科学课堂展示活动评委,参与《阅读走近科学》课外读物编写,参加省幼专的市级课题。她坚持党建引领和党建融创,推动探索如何让“人文与科技的双翼飞翔”。
杨仙美,常德科创生产力促进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她积极服务武陵区123家规上企业,新申请专利达到20项以上,推广惠企政策,协助企业进行相关项目的申报,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科技方面的问题。为各个乡镇街道培训指导科技干事,为惠企政策的落地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