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详细内容

“科技工作者风采”——常德市生物学会

发布时间:2017-06-05 信息来源:市科协 【字体:

近年来,常德市生物学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会先后被评为常德市示范学会、五星级学会、三星级学会、十佳学会、民间组织管理先进单位、学会工作先进单位、科协工作先进集体、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并于2016年被评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仅三家市级学会)。

一、积极服务脱贫攻坚。

围绕粮食、棉花、油菜、畜牧、水产、果树、蔬菜、药材、桃花、园林、园艺等方面,近年来先后选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科技服务小分队、12396咨询专家等200余人次,为当地三农服务,免费上门为农民进行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和现场服务,免费给农民送书籍、送资料、送种苗,推广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帮助农民发家致富,足迹遍布全市农村。近年来,学会会员先后为农民开展科学技术讲座50余次,接受科技服务的乡镇干部和农民达5万余人次,带动3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各项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充分肯定,学会先后有1人获评常德市科技功臣、8人获评常德市科技之星、3人获评湖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二、积极转化科技成果

为充分发挥学会人才优势,带动民众创新创业,学会积极引导高水平科技人才领办、创办企业,采取会企合作、技术入股等,就地转化科技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近年来,学会已有2人领办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3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均在200万元以上。

三、积极开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学会先后承接了湖南省科协建言献策项目“湖南省农村居民饮用水源现状调查及改善对策研究”,常德市科协建言献策项目“常德市水资源污染与防治”“常德市农村居民饮用水源现状调查”“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等省、市建言献策项目,为当地政府在生态经济建设中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学会改革,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015年学会撰写的研究报告《湖南省农村居民饮用水源改善对策建议》被省科协编撰成《三湘科技工作者建议》,呈报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中国科协主要领导及办公厅,获得了各级领导的重要批示和高度肯定。

常德市生物学会

常德市生物学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