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详细内容

“科技工作者风采”——“科技之星”王燕

发布时间:2017-06-05 信息来源:市科协 【字体:

王燕,男,汉族,1964年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中共党员,硕士,教授。常德市桃花研究所所长、常德市园林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常德市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现任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经济系党总支书记。获“常德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

他专心致力于观赏桃花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花卉工程技术中心开放基金课题“桃花花型花色变异与品种演化关系”、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观赏桃花种质资源调查与优良品种选育”、“桃花花期化学调控机理研究”和常德市科技局“桃花新品种引种与应用示范”、“桃花新优良种产业化技术体系研究”、“桃花新品种选育与花期调节技术研究”、“桃花秋花品种选育”等一系列桃花科研课题。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桃花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的桃花种质资源达120份,种质资源拥有量居全国科研院所之首(春季桃花的群体花期延长至60天以上)。筛选出观赏效果好、流胶病抗性较强的桃花良种35个,指导繁育推广桃花良种苗木5万多株,用于城市美化、风景名胜区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桃花应用技术研究,在校园栽植桃花一万多株,营造了“桃花迷宫”、“桃花壁画”、“桃仙荟萃”等独具特色的桃花景观,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桃花成为常德一景。2013年在桃花花期调节上取得突破,对露地栽培的桃花进行秋季花期调节,使桃花在国庆节开放,“一种观赏桃花花期调节的方法”和“桃花芽苗嫁接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桃花品种创新进展顺利,已选出桃花优良变异材料32个、桃花新品系5个,在桃花枝型、叶色、流胶病抗性育种等方面有所突破,一批新品系进入新品种申报阶段。

他将桃花科研工作与常德市“桃花源里的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及时将桃花科研成果应用于常德桃花景观建设上,与常德市园林科研所、桃花源林场合作,繁育桃花良种苗木5万多株,满足了我市桃花景观建设对桃花良种苗木的需求,并在2013年白马湖桃花主题公园建设中任技术负责人。2015年年底起,积极参与桃花源5A级景区的建设,参与秦溪、秦谷的桃花景观规划,在万亩桃林规划设计论证会上,他提出的“建设世界桃花博览园、打造常德桃花源名片”建议得到指挥部的充分肯定并实施。在万亩桃林建设过程中,他为桃花景观规划设计、桃花品种布局、苗木的选择和鉴定、栽培修剪提供了全方位地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了万亩桃林建设“桃花品种纯真、苗木质量上乘、栽培质量过硬、春季即有盛景”。

目前,一个拥有“3000平米桃花种质资源圃、70000平米桃花应用技术研究示范基地、10000平米桃花品种创新基地”的桃花科研平台已经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桃花新品种即将诞生。


“科技之星”王燕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桃花资源圃工作留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