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详细内容

“科技工作者风采”——“科技之星”“科技功臣”李伊良

发布时间:2017-06-05 信息来源:市科协 【字体:

李伊良,男,汉族,1937年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中共党员,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先后获“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光召科技奖”、“常德科技功臣”、“全国南繁工作先进个人”、“首届感动常德十大人物提名奖”、“常德市十大杰出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

其杂交稻育种成果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特等发明奖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金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常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他先后育成“菲改A”、“金23A”等多个三系不育系,而“金23A”的育成,使他成为让中国人吃上优质米的第一人。“金23A、B”的选育方法被国内各水稻育种单位广泛采用,其种质资源成为多个优质米不育系选育的亲本材料,用“金23A”配组育成的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金优系列新组合达200多个,其中4个品种被农业部评为超级稻品种。金优系列杂交稻在国内累计推广1.5亿亩,并被推广至东南亚和南美。

他利用自己丰富的育种材料优势,进行恢复系的杂交改造,先后育成了“常恢117”等一批优质、强优恢复系,相继配组出了“金优117”等一系列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并作为湖南金健种业的专有品种进行生产开发,累计为企业创利2400多万元。以此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桃花香米”、“金健银针米”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名牌”产品,每年为企业创利达5000多万元。


“科技之星”“科技功臣”李伊良

李伊良在海南陵水杂交水稻繁育科研基地查看水稻新品种长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