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科学普及>青少年科普>详细内容

石门县科协科普活动进校园 助力“双减”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2-08-23 信息来源: 【字体:

石门县作为全省典型的农村山区县,经济欠发达,科教资源相对匮乏,在“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县科协在加速推进石门科技馆内部装饰展陈工作的同时,全方位拓展“双减”科普活动载体,因地制宜开展“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

一是科学教育进校园。位于东城区的石门县湘佳永兴学校,自2022年4月成功申报中国科协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学校以来,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建成39个现代科技特色功能教室,成立学生科技社团9个,在市、县科协的指导下,为彰显科技特色,机器人编程班、航空航模班、3D打印班、STEM万能工匠班电子电路积木班、电动拼装积木班、编程班低年级编程入门等9门课程能同时容纳500名以上学生开展科学素养推展活动专用科教场所的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接待校内外师生2500余名。经纬网、气候、地形教学的教具和模型多媒体球幕投影演示仪震撼的数字地球等学生沉浸在地理高科技的教学中,打开了知识的全新世界。古色古香的历史课堂长廊3D全息投影文物微缩模型全息投影历史磁铁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极大兴趣

二是自然知识进校园。地处石门西北偏远地区的壶瓶山不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而且景观资源也独具特色,开展自然科普教育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在县科协及林业专家指导下,加强生态教育体系建设,形成“局宣教中心一分局自然教室与体验营一野外自然教育点”三级自然教育体系,现拥有1个宣教中心、江坪、南坪等4个自然教室、长岭青少年自然体验营地和青山溪、剩头堡等7个野外自然教育点建成了200平方米的“动植物标本馆”依托这个自然教育科普阵地,与壶瓶山5所中小学常年合作,开展“环保小卫士”“笔下家园”“环保知识竞赛”“爱鸟周”“5+5科普课堂”等活动,编印《绿色壶瓶我的家》中小学生环保教材2000册,编印绿色文化期刊《嫩姜报》315期,基本保证了全镇中小学学生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自然教育。壶瓶山镇中心学校凭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开展“观鸟活动”,两年来共举办活动40次,观察记录180种鸟类,其中13种鸟类是首次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发现。在周边学校、县城中小学和相关单位,每年组织开展3次以上“爱鸟周”、“自然科普进校园”、“野生动植物知识进县城”“保护母亲河”等巡展活动。

三是人文科普进校园。为推动科技文化类场馆多元化化、特色化发展,县科协挂牌兴办科普教育基地12家,并给予适当年度奖励补助。

位于城郊的石门逸迩阁书院科普基地,开展“院校结合展风采,科普教育从小抓”活动,充分发挥科学知识普及职能及爱国主义教育职能,将科普活动的举办作为展教工作的重要抓手,多并举,提高科普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组织主办了包括关爱儿童科普文艺汇演、科普讲座、亲子阅读、青少年心理健康送教到校等活动100场,深受孩子喜爱、家长拥护、老师支持及社会的高度赞扬。

四是企业科技进校园。位于高新区的富博科技石门科普教育基地,由国内顶尖设计公司设计建成富博科技智能制造科普馆,内设四个区域,包括企业内容展示区、核心竞争力展示区、企业战略展示区、党建展区等,空间总面积为1132平方米;该馆不仅展示了智能自动化设备、机器人、伺服马达、精密模块加工件等实物,还提供了多个机器人的整条无人化自动生产线、无人化装配车间生产实景,让参观人员能面对面、近距离了解较为前沿的科技知识,大开眼界,尤其是为中年级以上学生提供了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科普场所引导学生树立“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