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科学普及>科普中国>详细内容

周一起床第一件事:不想上班!是因为懒吗?其实都是它的错…

发布时间:2022-02-15 信息来源: 【字体:

本文专家:赵伟,医学博士,天津大学泰达医院副主任医师

 

疲惫、打不起精神、无心工作,仿佛身体被“掏空”……


以上说的是不是周一努力“搬砖”的你?


你知道吗?天天不想上班可能不是因为懒,还可能是有了“职业倦怠”。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下职业倦怠!



什么情况下会导致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又称为“职业疲溃”,指的是由于长期的压力导致的身心力量和激情的耗竭。与职业倦怠有关的因素非常多:

  • 对工作进度没有控制权


不能自己安排工作进度,上班的时候很闲,快下班的时候突然来了好多活,经常这样毫无心理准备的加班可能会导致职业倦怠。


  • 工作环境不好


领导天天开会摆臭脸训斥、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和谐、职业生涯中没有发展空间等都会让员工变得玩世不恭。


  • 缺乏社会支持


工作和个人生活中越孤单,越有可能出现职业倦怠。单身、离异者更易产生职业倦怠。


  • 工作负荷大,和生活不平衡


如果工作强度大,占用了大量的非工作时间和精力,就会让人对工作感到厌烦,就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


  • 职业类型


一份枯燥且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容易让人感到疲劳。
重复简单劳动的职业缺乏职业荣誉感,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 没有职业规划


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没有职业规划,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个人因素


抑郁型人格、情绪不稳定也和职业倦怠有关。

 


职业倦怠高发期是什么时候?


 

年轻人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004年,中国一份工作倦怠调查报告表明,工作前4年的职业倦怠比例高达到46.6%;工作5年之后明显下降;而工作16年以上的工作倦怠程度最低。

 


职业倦怠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职业倦怠可以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工作感到枯燥和乏味、消极怠工、缺乏成就感、在同事和客户面前情绪不好、动力下降以及难以集中注意力。

在生活中表现为喜欢进食高热量的食物(碳酸饮料、油炸食物等)、睡眠习惯改变、性格变得挑剔、经常出现各种身体不适(头痛或肠胃问题等)。


工作倦怠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躯体健康,导致心脏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率增加,也可以导致疲劳、失眠、焦虑抑郁、酒精滥用等精神心理疾病。

 


如何克服和缓解?



(1)工作单位应该认识到职业倦怠的危害


职业倦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相互传染,导致整个团队效率低下。


单位或者部门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广阔的成长空间。要了解员工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一定是金钱,有可能是个人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定期对员工进行压力评估,良好的团队文化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

 

(2)做好自己的定位,做好个人职业规划


不能否定自己的价值,也不能期望过高。平时规划好自己的目标,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边工作边充电,在压力中成长。

(3)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在工作中,尽量不要带有情绪。在处理周围的人和事时,尽量不带评判。面对挫折,也不要一味地抱怨。

 

(4)多进行体育锻炼和放松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


规律的体育运动,尤其是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可以缓解压力。跳舞、瑜伽、户外散步、深呼吸、听音乐等也有助于放松。弹琴、书法、绘画、养花、摄影等也可以舒缓情绪。

 

(5)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有的人下班回到家,喜欢倒在沙发上追剧或玩游戏,一边吃着高热量的垃圾食品,一边喝着肥宅快乐水;


有的人喜欢在工作疲劳的时候吸烟提提神,或约上三五好友喝几杯放松一下;


……




但事实上,不良饮食习惯、烟草和酒精会导致肥胖和其他的健康问题。

 

(6)不要熬夜


每晚保证8小时左右的高质量睡眠。

 

(7)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与真正关心你的人(朋友、家人)倾诉下你现在的想法和感受,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