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哭了!极寒天是最危险的时刻!防寒保命10招送上!
发布时间:2021-01-08
信息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字体:小 大】
1月6日中国天气网发布提醒,1月6日、1月7日,是此次寒潮天气最冷时段,局地降温超10℃,我国北方多地气温降到-20℃以下。
极寒天来了!
常言道:小寒胜大寒,最冷在“三九”。三九是从1月8日开始,到1月16日,是数九寒天之中的最寒冷的一个九天,而这个“三九”尤其冷!1月6日至8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席卷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多地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1月5日早晨,中央气象台发布了2021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目前,寒潮预警仍在持续。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
本次寒潮不比2020年末寒潮弱,特别是华北,黄淮等地的低温更加极端,所以极端性的寒冷正在让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创下历史新低,非常的罕见,同时在强冷空气的影响之下,不少地区还有强风吹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最强会出现阵风9级的大风,这可以说完全是相当于“热带风暴”的级别了,吹台风。而近海区域的大风更强,最强阵风达到了11级。“这股冷空气要尤为注意。”中国天气网首席分析师胡啸表示,由于时值二九三九交替时段,基础气温很低,较2020年底那次寒潮体感更冷。在冷空气接连打压下,中东部各地气温又将再度转为明显偏低水平,20个省区市气温或刷新今冬新低。1月已经有大半的时间让我们处于寒冷冬季状态,所以需要警惕了,这确实说明了如今我们面临冷冬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并且从气温持续的情况来看,是不断的刷新气温新低,这波寒潮会让我国更多的城市刷新气温的新低,所以棉衣用起来。
极寒天是最危险的时刻!
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专家闫守扶教授表示,冬季是猝死的高发季节,因为冬季天气骤冷、人体基础状况较低、血管弹性较差、血压易于骤然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等,都极容易引发心源性猝死。冬季,北方室内多有暖气,如果温度过高,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人们在进出时更易发生危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之民表示,气温忽冷忽热的刺激下,人体血管受到刺激收缩,血管阻力增大,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最容易诱发一些血管硬化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天气寒冷干燥,呼吸道疾病高发。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赵丽敏表示,慢阻肺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加,尤以有长期吸烟史的老年男性为多见。气温偏低,很容易引起感冒,得了感冒不可掉以轻心。医生提醒,低温会使人免疫力下降,更易遭受病毒侵袭,引发心肌炎!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ICU二病区主任徐晓表示,引起感冒的许多病毒会引起心肌炎,这些病毒进入体内后,会激发人体免疫系统进行回应。但这种免疫是把“双刃剑”,它在杀灭病毒的同时,也会因免疫变态反应及其免疫产物误伤心肌细胞,从而引发心肌炎。如果感冒只是鼻塞、流涕问题不大,一旦出现头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拉肚子等症状,就要赶紧就医了。数九寒天,骨科疾病发病率呈高发趋势,主要集中在骨折、扭伤、颈腰痛和关节病等。冬季多地出现大雪天气,即使没有下雪的地方,天冷路面也容易结冰,对于老年人来说,有可能就是出门遛弯的功夫,就摔倒了,出现意外。寒冷冬季也是抑郁症高发的季节。冬季抑郁症,又称“季节性情绪失调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蒋世福指出,主要是因为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
防寒保命,牢记10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表示,家中最好备一个温度计,将室温维持在18℃以上,25℃以下。未采取集中供暖的地区,在家里可以使用空调、电暖气、电暖风等设备,并根据情况适当增加衣物、棉被等。在寒冷时,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会迅速从头部散去。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顶很单薄的帽子,也有助于防寒。俗话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冬天吃姜,正合适。姜味辛辣,可在体内产生热气,祛除冬季寒气,所以受冻的人可以喝姜汤来驱寒,预防感冒等。吃姜要注意,一是冬季吃姜要去皮,二是不要在晚上吃姜。生姜红枣茶的做法:将生姜洗净去皮,切片;红枣洗净,去核;将生姜、红枣放入杯中,冲入开水,盖上盖焖10分钟,放温后就可以饮用了。南瓜、山药都是温性食物,常喝能补益身体,抵御寒气对人体的侵袭。而且,南瓜甘甜、山药汁黏稠,加上米一起熬成粥,吃起来也非常香甜可口。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李园园指出,天气骤冷,免疫力容易下降。稍有不慎,感冒病菌就会趁机侵袭。“饮食方”里第一个强调的就是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抗体的物质基础,而抗体可以帮助人体与外界“异物”作斗争,维持正常免疫力。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身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增加身体的强壮程度。在冬季,身体虚弱的人容易手脚冰凉,更应该在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而在洗脚水中加入花椒水,能更好地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抓一把花椒,放到适量水中煎一下,待药效充分融入水中时倒入盆中先熏双脚,等水温能下脚时用来泡脚。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卫建立指出,花椒性辛温,能除五脏六腑之寒,且能通血脉、调关节。还可在水里加上艾叶,祛寒效果更好。泡脚过程中可不断加入热的花椒水,水以盖过脚踝为好,泡上半小时,以全身微微冒汗为宜,因为出汗是祛寒最好的方法。常说“冬晒太阳,胜喝参汤”。晒太阳是很好的生阳方法,不仅可以驱走寒气,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减少抑郁。晒太阳时,建议掌心张开朝向太阳,配合散步或深呼吸,时长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阳池,意味着囤聚太阳的热量。阳池穴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这一穴位,可畅通血液循环,温和身体。手脚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便可不为冬天手冷发愁。
冬季宜收,不适合做剧烈的活动,可适当做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登山、体操等。运动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改善神经末梢血液流通不足等症状,运动时以微汗为宜。
来源:健康时报、中国天气网、北京日报、都市快报
编辑:马林虹
初审:袁志宏
终审: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