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病毒”最近在家长群刷屏,它究竟是啥?传染性强吗?
最近,“鼻病毒”突然成了朋友圈、家长群的热词。
湖南省株洲市、陕西省宁陕县、广东省深圳市等地疾控部门先后报告,多个学校鼻病毒感染暴发。鼻病毒(RhV)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一般症状较轻,为自限性疾病,不必过分紧张,及时做好预防措施、遵医嘱对症治疗就可以了。
鼻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病毒属。因为特别适应在鼻腔环境生长,所以称为鼻病毒,是由Pelon等首先在1956年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从普通感冒患者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出的,目前发现至少100种亚型。鼻病毒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上呼吸道感染30%~50%由人鼻病毒引起。人是鼻病毒的自然宿主之一,感染者及病原携带者都可成为传染源。感染后对不同血清型免疫性持续时间较短,所以会经常重复感染。
鼻病毒好发在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多见,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而后在高龄人群中又会上升。该病可经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也可经鼻、喉分泌物污染的手和物品间接传播;潜伏期2~4 天,自然病程1周左右,呈自限性。病毒感染2~3天后分泌液中的病毒量达到高峰。病毒主要在鼻腔黏膜增殖。鼻病毒感染后表现为普通感冒,临床症状如头痛、打喷嚏、流涕、咽喉肿痛等。
目前是鼻病毒感染的高发时期,加上复学时间不长,大量学生人群自社区集中到学校,为病毒在学校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旦个别传染源进入学校,容易短时间内引起暴发。因为鼻病毒血清型众多,目前暂时不能通过疫苗接种预防感染。
生活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很好地预防鼻病毒的传播:
1.勤洗手:鼻病毒大部分通过鼻——手传播。所以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每次时间不少于20秒,可有效降低传播率。
2.戴好口罩: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戴口罩预防呼吸道疾病已成为一种习惯。合格的口罩既能阻隔一定的含病毒飞沫,又能在天凉的早晚保护鼻腔,减轻症状。
3.做好必要的消毒:因为鼻病毒外层没有包膜“保护”,所以对消毒剂抵抗力弱,医疗机构和学校等集体机构可以用含醇、氯等消毒剂定期消毒。但考虑到消毒剂对婴幼儿有一定伤害,所以家庭不推荐使用消毒剂。含病毒飞沫在纺织品和纸巾表面存活时间短,而在钢和塑料表面的存活时间长,故这些地方要经常擦拭。
4.增强体质、劳逸结合:尽量回避鼻病毒发病的危险因素,如过度疲劳、着凉或缺乏锻炼、居住环境拥挤、大气污染等。
科普君相信,只要做到以上几点,
就能帮助孩子们远离鼻病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