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科学普及>科普湖南>详细内容

睡眠不足影响孩子健康! 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长表,请收藏!

发布时间:2020-07-16 信息来源:科普湖南 【字体:
美好的一天结束,明明夜深了,可很多家长还在熬着夜。日复一日,晚睡熬夜似乎成了一种常态。到了白天,哈欠连连,精神不佳,连反应都会慢一拍。其实这是睡眠不足带来的“后遗症”,久而久之还会引起免疫力下降。


那些正处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孩子,如果睡眠不充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儿童和青少年最佳睡眠时长是多久?


在婴儿时期、幼儿时期、学龄时期以及青春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睡多久才算是睡眠充足呢?2016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首次发布了儿童和青少年最佳睡眠时间共识。

 

 


4-12个月的婴儿:12-16小时/天

1-3岁的儿童:11-14小时/天

3-5岁的儿童:10-13小时/天

6-12岁的儿童:9-12小时/天

13-18岁的青少年:8-10小时/天


对照这个指南,孩子的睡眠时间一目了然。如果孩子的睡眠时间长期少于推荐的睡眠时间,家长就要引起重视。因为睡眠不足的孩子更容易有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方面问题,甚至还伴有肥胖、高血压、头痛、糖尿病和抑郁症的风险。

如何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其实,从孩子出生那刻起就要开始培养了。

在婴儿时期,主要是控制喝夜奶的次数。一般宝宝4-6个月,家长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宝宝戒夜奶。当宝宝夜里醒来后,先观察一下,宝宝过一会可能就会自主地再次进入睡眠。这稍微拖延一下,对宝宝建立自主睡眠能力非常重要,可能几周下来他们就可以睡整觉了。

到了幼儿时期,家长要给孩子竖立一个好榜样,并给他指定一个睡眠习惯,例如晚饭-亲子活动-洗澡-喝奶-睡前阅读-睡觉。制定规则后,全家人就要配合着地执行,比如说话尽量小声,关闭电视,不玩手机,关闭灯光。
 

日常情况下:


1、白天进行适当的活动。带他们多去户外走走,多玩耍,让他们的精力得到适当的消耗。


2、尽量控制宝宝的午睡时长。午睡也是影响晚上睡眠时间的关键,一般建议中午12点左右开始的2个小时。如果睡得时间太长,晚上入睡可能会比较困难。


3、入睡前不要进行激烈的运动,孩子兴奋起来再入睡是很困难的。


4、创造良好的卧室环境。别让玩具填满孩子的床,要让孩子认识到,床是睡觉的地方,而不是一个玩耍的地方。当然,孩子最喜欢的公仔玩具或是安全被可以放床上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减轻分离焦虑的情绪。


5、睡前阅读。睡前父母给孩子读读绘本,这时候孩子身心放松,加上有家长的陪伴,很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6、在睡前做好其它预防措施。有些孩子总在睡觉的时候找各种借口不睡觉,一会口渴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要挠痒痒,一会儿心爱的小玩具不见了。坨坨的建议是,在孩子上床前,就要询问是否已经准备就绪。比如上没上厕所、水有没有放好、睡前安抚物是不是在身边,这样孩子就找不到借口了。


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需要全家人努力的事情。当然,你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睡眠时间调整,只要宝宝生长发育正常,精神状态好就问题不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