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诊断7例!复学后,孩子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家长一定要重视!
长沙市内中小学校陆续复课以来,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接诊了不下10例应力性骨折患者,其中,4月25日至27日3天就接诊了7例。
患者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大多是迎接体育中考的初三学生。
01
近日,15岁的小罗感觉右膝关节肿痛,加重1天后到医院检查。通过膝关节磁共振成像检查,医生发现他右侧股骨(大腿骨)下段应力性骨折并广泛骨髓水肿。
小罗向来不爱运动,疫情期间更是久坐不动。开学后,得知今年的体育中考将正常开考,1000米跑是他的弱项,连续3个月没有开展过任何训练,他的测试成绩又下降了不少。
为了提升成绩,小罗除了学校安排的体育训练,每天放学会一路跑步回家。原本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突击训练,让长跑成绩有所提升,谁知连续几天下来,他的右膝关节越来越疼,直到膝盖肿起来才到医院检查。
15岁的小戴也因膝关节肿痛到医院就诊,经磁共振成像检查,被确诊为左胫骨(小腿内侧的长骨)上段应力性骨折伴广泛水肿,股骨下段骨髓水肿。小戴原本体重超重,疫情期间吃得多、动得少,一个超长寒假下来,体重猛增了8公斤,开学后连续几天训练1000米跑,之后出现关节肿痛。
据悉,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近期接连收治了多名青少年,都是在学校参加跑步等体育锻炼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加重后前来就诊,经磁共振成像检查,被诊断为应力性骨折。
02
很多患者听说“应力性骨折”,第一反应是:没有摔倒也没有发生强烈撞击,怎么会骨折呢?而体育爱好者对应力性骨折可能并不陌生。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放射科主任罗春解释,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性骨折或积累性劳损,当肌肉因过度使用疲劳后,不能及时吸收反复碰撞所产生的震动,这些低于强度极限的应力反复持久地传导至骨骼,可引起局部骨质的累积性微损伤,最终导致一种特殊类型的骨折。
03
不同人群的应力性骨折好发部位不同。以跑跳运动为主的学生,应力性骨折常常发生在胫骨中上段、股骨中下段或股骨颈。
在初始阶段,患者一般不会注意到与应力性骨折相关的疼痛,疼痛通常出现在特定部位,休息时得到改善。随着损伤加剧,疼痛会逐渐扩散、加剧,压痛的重点区域变得分散,疼痛部位可能出现肿胀,甚至周边都肿胀起来。
罗春提醒,出现以下症状应警惕应力性骨折:某一部位(通常在下肢)没有受到外部强烈的碰撞而出现突然性疼痛,且疼痛使人不能继续跑步,或很难继续跑步;单足站立时局部疼痛,或者单足跳时出现疼;用手指按压疼痛部位时,感觉到钻心的痛感;疼痛点在完全停止跑步后一段时间内自然消除。
很多应力性骨折的患者因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来就诊,觉得没有必要做磁共振成像检查。其实,早期的应力性骨折(即轻度、中度应力反应)X线片表现可能不明显,但磁共振成像能有效发现骨膜及骨髓水肿;应力性骨折发展到一定程度,在X线片可见骨皮质增厚甚至骨折线影,而磁共振成像对骨膜与骨髓水肿范围显示更清晰。
因此,建议出现应力性骨折相关症状的患者,都应及时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以便尽早确诊。
04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本部骨伤科一病区主任、关节外科博士魏利成介绍,应力性骨折多发在承重骨,伤肢继续受力会导致骨折恶化,让治疗的时间延长或者需要手术治疗,甚至无法治愈。一般情况下,应力性骨折不需要特殊的治疗,遵医嘱休息4~8周,就能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