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科学普及>科普湖南>详细内容

今天你戴口罩了吗如果皮肤不适,不妨看看这些解决办法

发布时间:2020-03-03 信息来源:科普湖南 【字体:

疫情防控期间,

出门、上班戴口罩成了常规操作。

戴口罩的时间长了,

有些朋友的皮肤就开始遭罪了。


这不,

在前阵子国务院疫情防控的新闻发布会上,

专家还专门针对“戴口罩起痘痘的问题

给大家贴心支招。

感受一下这个转评赞数量😂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很多朋友看完它,可能就有直接“抄作业的冲动,准备买药自己用了……且慢且慢!

我们一起来看看湖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冯浩主任针对具体问题给出专业的解答和建议。

戴口罩容易引发哪些常见皮肤问题


1.“爆痘”

“痘痘”其实是痤疮的俗称。长期佩戴口罩,口罩内部形成相对封闭的环境,其中温度高、湿度大,导致皮肤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这样的极端环境一方面促进毛囊皮脂腺油脂分泌旺盛,排出的皮脂及皮肤代谢产物堆积极易导致毛囊皮脂腺堵塞;另一方面有利于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最终导致痤疮的发生及加重。

2.“过敏长疹子,又红又痒”

口罩与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其中的化学成分如橡胶等可能成为潜在的过敏源;此外,密闭的“罩内微环境”使皮肤水合程度升高,皮肤屏障受损;重复利用口罩时,口罩内附着的细菌等微生物污染也会诱发皮肤炎症反应;种种因素可导致面部皮肤发生过敏现象,出现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急性湿疹等。

3.“鼻梁、面颊淤血、红肿、疼痛”

局部压力过大、反复摩擦以及过度水合的皮肤状态,都可能导致机械性压力损失,轻者皮肤出现压痕,解除压力后可自行复原;重者在鼻梁、面颊等受压部位出现皮下出血、甚至破溃、红肿。

“三防三治”科学应对


别着急,“三防三治”来帮你。首先来看戴口罩前、中、后的三道防御屏障。请记住,未雨绸缪的预防永远比出现问题再治疗重要。

1.戴口罩前的准备

清洁皮肤,基础护理可选用水包油型的轻薄乳液,避免过于油腻厚重的护肤品;了解口罩成分,避开过敏成分,不使用伪劣口罩;尽量选用宽沿口罩,或绑带式口罩;在鼻梁、耳廓等容易受压部位可事先贴上水凝胶。

2.口罩佩戴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定期解压解封,让皮肤得到休息,通常间隔2~3小时可取下口罩稍作缓冲;或者调整口罩与面部接触部位的受力点;尽量避免一个口罩反复使用。

3.取下口罩后的皮肤护理

温水洗脸,可选取温和的氨基酸洗面奶,避免皂基成分或过强的表面活性剂成分;可配合修复皮屏的护肤品,如含有神经酰胺、角鲨烯成分的药妆。

如果问题已经发生,掌握三个治疗要点,亡羊补牢也为时不晚。

1.  痤疮的应对

如果皮损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为主,可外用异维A酸凝胶、阿达帕林凝胶等药物;如果出现炎性红丘疹、脓疱,可外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夫西地酸软膏等抗生素软膏;严重者,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酌情口服异维A酸及多西环素等。

2.  接触性皮炎的应对

仔细阅读口罩的说明书,避免再次接触可能含有致敏物质的口罩;如皮肤发红、肿胀,可予以性质温和的补水喷雾镇定舒缓,或医用敷贴舒敏退红,如创福康、可复美等品牌的面部敷料;轻者可配合皮肤屏障修复剂使其自然修复,皮损及瘙痒严重者,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口服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及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等糖皮质激素制剂。

3. 压力性损伤的应对

如果鼻部、颧骨等部位出现皮下淤血,可外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如多磺酸粘多糖软膏等。如上述部位出现表皮破损及红肿,皮损处宜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可适当使用创可贴、纱布等保护皮肤创面,尽量避免口罩或其他物品继续刺激破损部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