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科学普及>科普湖南>详细内容

马学品:机器人科技教育的星星之火︱致敬!学会奉献者

发布时间:2020-01-09 信息来源:科普湖南 【字体:

罗杰斯在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中提出:成功的创新往往是从一小撮狂热变革者开始,而这部分变革者只占2.5%。马学品就是这2.5%的变革者之。

筑梦:转型突破的“机器马”


说起马学品的名字,在我省科技教育领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身形微胖、衣着朴素、永远步履匆匆的马老师,十余年来为我省培训了近300名青少年机器人活动辅导教师,指导300多人次在全国及湖南省机器人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并代表国家获国际大奖13次。因他是第一批投身机器人科技教育且获得诸多“首个”“率先”“唯一”殊荣的教师,又因他总是如同机器一样风尘碌碌、旰食宵衣,同事、学生给他取了个外号——“机器马”。


为什么选择做机器人科技教育?“机器人是未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四大颠覆性科技之一,但我们现在对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还很不够,急需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通过深入开展机器人科技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设计、制作、应用机器人的过程中,尽早构建符合未来科技发展的逻辑思维和综合素养,释放他们这代人应有的创造力。”秉持着这样一颗“初心”,马学品从一名美术教师转型成了劳技教师,并逐步聚焦中小学科技教育这个比较“冷门”的科目,走出了一条光彩夺目的“特色”之路。


从2002年至今,他辅导的学生遍布牛津、剑桥、清华、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还有人3次代表中国获得国际机器人工程及无人驾驶世界冠军!目前已有30余名机器人特长生保送一流高校,毕业后在国内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发光发热。但这样的成绩并没有使他满足,2017年春天,他毅然决定组织成立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并将视野转移到了乡村田野……


追梦:创建田埂“实验室”


“互联网改变现在,机器人改变未来。我们理应成立一个专门的学会促进行业发展,也应该将这个重要的学科向农村普及,公平、向上是机器人科技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马学品说到。


就这样,2017年7月16日,马学品牵头组织成立长沙市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并同时启动“机器人创客教育优质资源进乡村”公益活动。通过邀请学会内副教授级以上会员公益授课、组织省内大学生参与机器人科普、开展现场简易机器人制作与竞赛,马学品从辅导城市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到转型建设了一所行走在山村田野的流动“实验室”。一年多的时间,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相继走进全省10余所中小学,为3000多名农村中小学生提供了机器人创客教育学习的平台。


但促进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还是建立一套行业标准,马学品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利用教学、下乡以外的时间,牵头开展了机器人科技教育行业通用性市场认定体系的建设工作。这是一件从“一张白纸”开始的大难事,国内外没有任何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着马学品不断地追求创新,勇当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经过一年反复研讨打磨,终于完成了机器人科技教育行业六个系列团体标准的评审立项。团体标准的制定,为规范机器人科技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圆梦:方兴未艾的“新教育”


2018年8月8日,湖南省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正式成立。“金字招牌”的背后,得到了中国工程院何继善院士及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的鼎力支持以及十余名全国机器人科技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倾力指导,吸引了一大批科教学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社会企业参与。


马学品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从长沙市级学会到湖南省级学会的“扩容”,更令他欣喜的是学会的乡村流动“实验室”升级成了有袁隆平院士背书的“创客平台”。


2017年7月,马学品作为发起人开展的首届CRH“杂交水稻杯”机器人创客大赛拉开帷幕。首届大赛吸引了3000余名省内外中小学生、400余名科技辅导教师、近30家机器人科技教育企业参加,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省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还精心创建了“首届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百名院长高峰论坛”,邀请清华、北航、北师大、国防科大等高校机器人学科院长共商未来发展大计,引发了社会关注。


从“贵族教育”到“城乡普及”,又从“城乡普及”到“高峰论坛”,机器人这个“新式教育”,正重塑广大青少年认识世界和想象未来的方式。马学品对机器人教育孜孜不倦。


  人物简介:


  马学品,湖南常德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先后被教育部、中国科协等评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教师”、“全国劳技教育优秀教师”、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十佳优秀教练员”、中国科协第一批“国家科技教育专家辅导团机器人基础教育专家”“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中小学劳技创新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全国无线电测向优秀指导员”“湖南省优秀科技教师”及“长沙市十佳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初审:袁志宏
终审:罗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