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科协联合詹乐平中学开展“湿地寻鸟迹 童心探自然”科普教育活动
春分时节,3月19日汉寿县科协联合汉寿县詹乐贫中学走进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带着46名学子在观鸟镜与标本展柜间开启了一场生动的科普生态教育课。
活动现场
清晨的薄雾中,载满期待的大巴,驶向湿地深处;西洞庭湖的滩涂上,跃动着青春的身影。学生周子健的笔记本里,夹藏着自制的《洞庭候鸟图鉴》,这是他为亲眼观测白鹤、小天鹅准备的“寻宝图”。
活动现场
学生们使用望远镜观测白鹤、小天鹅等候鸟,科学教师刘英结合“鹬蚌相争”等古诗词讲解反嘴鹬等鸟类特征,实现文学与生态教育的有机融合。
活动现场
在青山湖鱼鸟博物馆,学生通过AR设备观察虚拟江豚游弋,200余件珍稀标本配合卫星追踪数据纪录片,立体呈现湿地生态图谱。
保护区的科普讲师还以候鸟迁徙路线为切入点,阐释地球生命线概念,学生在“湿地医生”互动区模拟生态修复实践,深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
活动现场
通过“科普+研学”的创新模式,不仅为学校开发湿地生态教育课程积累了实践经验,更推动科普教育从课堂走向自然,助力青少年成长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让守护绿水青山的种子在少年心中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