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养中峰 科技助力有“故事”
近日,石门县蜂业协会一行三人来到该县子良坪中蜂养殖科技示范户姜小恒家,再次回访县蜂业协会新型职业(蜂业)农民技能培训班学员的科技助力养蜂故事。
姜小恒,现年54岁,26年前,因一场意外事故,造成大腿骨折,留下终身残疾,成为当地贫困户,为谋生存,他开始随父养蜂,多年来滞于单一传统养殖,年均养几群到十几群,没有形成规模,也无明显效益。2015年底县蜂业协会举办的新型职业(蜂业)农民技能培训班,他报名参加,经理论学习、参观典型,他接受了县蜂业协会发展规模化养中蜂产业扶贫引导;学会了不放弃传统养殖方法与标准化养殖方法并举的养蜂措施;懂得了养蜂不仅是获取优质蜜,还可育王扩群售蜂创收的技能。于是他专心发展中蜂养殖,由原来常年15群扩繁到去年出售50群后,越冬尚存35群,今年出售78群后,还存48群,预计可产蜜400公斤,全年创收12万元,纯利9万元。全家5口人,人均产值达2.4万元,人均获利1.8万元,成为养中蜂创业、脱贫致富典范。
姜小恒不光自己养中蜂脱贫见效,还带动周边22个户规模化养中蜂,建成了一个中蜂养殖小区。据调查19户的统计:现存中蜂1180群,户平62群;今年12户分群售蜂565群,创收43万元;产蜂蜜7880公斤,创收127万元;总共创收170万元,户平收入8.95万元,获利140万元,户平纯利3.37万元;群平创收1440元,群平纯利1186.50元。县委书记谭本仲8月8日到子良调研,来到他家中,祥细了解养中蜂脱贫情况,现场视察和听取介绍后高兴地说:你养中蜂脱贫见成效,还带动多人致富很好,这种方法脱贫后还可持久创收。
姜小恒人残志坚,家贫心善,走规模化养中蜂作为扶贫产业的道路,不仅自已稳定实在的脱贫,还带动他人致富,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就连住在县城某国企上班的骨干、大学毕业生余卫东都回到乡下,拜其为师养中蜂,当年就发展到存蜂40余群,产蜜300多公斤,创收5万余元的收效。目前,他配合姜小恒正筹建养蜂专业合作社,把中蜂养殖业做大做强,除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永久脱贫,还要让周边蜂农创业致富,让中蜂养殖业尽快成为农村新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