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18个贫困村靠光伏发电增收
“每月平均发电3000多度电,全年大概是40000多度电,5-8月份都是发电的高峰期,像今天这样的天气就有400多度电。”近日,湖南省石门县磨市镇铜鼓峪村书记覃北平说,“有了这个光伏电站,我们村以后靠太阳都可以增收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民群众产业发展的愿望都比较强烈。”石门县科协扶贫办负责人说,扶贫重在增加“造血”功能,要从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保障式扶贫。
石门县科协、科技工信局、扶贫办下乡入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后,发现南北镇、壶瓶山镇、所街乡、雁池乡、太平镇、子良镇、三圣乡、维新镇、皂市镇、新铺镇等乡镇的一些贫困村,海拔较高,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适合建设光伏发电站。同时光伏发电具有绿色环保、收益稳定、运营维护简单等特点,能够增加村集体收入。
光伏发电是一个新兴产业扶贫项目,去年,在征求贫困村村民意见后,该县决定在这些贫困村建光伏发电站。说干就干,石门县投资约1200万,将分布在贫困村的21个光伏发电站于去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今年5月迎来了竣工验收。21个光伏发电站全部并网后,总功率约3660千瓦,可实现年利润300余万元,光伏发电为农村增收脱贫开辟了新的渠道。
利用光伏发电扶贫既能“立竿见影”,又绿色环保,是创新科技扶贫、做实产业扶贫,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聚举措,今年,石门县将进一步推广、扩大光伏发电扶贫规模,有力助推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