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科学普及>科普动态>详细内容

土地“吃上”营养餐 种植进入“E”时代

发布时间:2017-04-12 信息来源:石门县科协 【字体:

          近日,石门县蒙泉镇种粮大户董明新来到镇科普惠农站,让农技人员帮他的稻田“诊断”产量低的原因,农技人员把他的名字和耕地位置输入电脑之后,很快检测出了土壤有机物构成、盐碱度等各项数据指标,找出了他的170亩水稻连续两年产量偏低的“症结”。

         给董明新家土地“把脉”的是蒙泉镇新开通的测土配方电子网络服务平台,每一片山头地块的基本数据都可以精确地搜索到。通过测土配方,专家还给出了这块土地适宜种植的品种、施肥方法和时间,以及农业技术人员的联系方式。技术人员的一番讲解,让董明新茅塞顿开。

        让董明新好奇的是,自家的土地的情况是咋“跑”到电脑里的。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石门县农学会、土肥站就组织上百名农业技术人员,采集了9800多份土壤、气候数据,几天前正式开通了全县土地测土配方网络服务平台,使全县72万亩耕地实现测土配方全覆盖。并动态跟踪全区域内土壤变化情况,随时更新数据库。

        “我们每年都对土壤地块养分进行取样检测化验,动态监测土壤的养分变化情况,根据养分变化的情况,提出不同的配方和种植的不同,而且我们每年都采300多个样,而且提出了十几个肥料配方,这些信息通过各乡镇的网络平台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得到。”石门县农学会、土肥站技术人员介绍。 石门县是湖南省产粮大县之一,农业人口有近50万人,往年有不少种植户粮食产量偏低,目前每亩耕地的年收入仅为700元,随着测土配方电子网络服务平台的开通,农民可以方便快捷的找出减产原因,有效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农民收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