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土鸡生态养 啄出脱贫致富路
听说石门太平镇大山里的土鸡每天沐浴着阳光,喝着山泉水,呼吸森林的氧气,吃着没有农残的天然原粮,在广阔的山林中逍遥自在地生活,正是这些土鸡,让山里的群众点亮了希望,啄出脱贫致富路。真是令人羡慕啊!
日前,石门县科协工作人员慕名驱车行进在太平镇迂回的山路上,幽静的环境,树木夹道,飘来山间特有的气息。车上山顶,这里海拔上千米,开阔的山顶是土鸡的“运动场”,它们每天在这里“锻炼身体”,至少两千只土鸡星星点点的散布在山上,有的趴在土墩上晒太阳,有的悠闲地站在树枝上,有的成群在山涧嬉闹……
太平镇白果树村养殖户胡兴国向我们介绍:上级大力支持我们养鸡,这个鸡养起来就是成本小,好养,再加上我这里环保得很,草场也好,这里的水全部是矿泉水,都是喝的矿泉水,吃的野草长大的鸡。
据了解,这是县养殖业协会、太平镇畜牧站科技人员依托当地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实施的一项脱贫攻坚措施——土鸡生态养殖。通过该镇与湖南湘佳牧业科普基地对接,实行“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土鸡散养。为彻底改变建档立卡户的顾虑,专门组织所有的建档立卡户到养殖户现场参观,通过现场查看算账,从心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目前,该镇对曾家垭、易家湾、犀牛坪等3个贫困村实行土鸡散养整体推进,实现了建档立卡户全覆盖。全镇向450户建档立卡户投放土鸡散养鸡苗达12万羽,按照每只利润20元计算,直接收入达到240万元,切切实实达到了产业扶贫的目的,为全镇脱贫攻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使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目前,土鸡养殖已成为该镇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一大特色和亮点。
犀牛坪村村民唐敦武,说起他的过去,他还很不好意思,45岁还一事无成的他,老婆也离婚走了,本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没抱任何幻想,到了破罐子破摔的程度,在周边乡邻心目中也成了一个反面教材。政府得知情况后,派人上门鼓励他,指导他养鸡,让他一次就赚了几万元,现在修了新房,还重新成了家。他介绍说:我现在一季喂1000只鸡,一年喂两季,一只鸡赚20块钱,一年可以赚4万块钱,我现在修这个屋,还差些帐,但我不担心,我每年可以赚4万块钱,有两年也就还清了。
为切实保证养鸡户不受损失,镇畜牧站技术人员着力加强科学技术指导,编印下发《生态鸡养殖技术》小册子2000册;在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鸡舍建好后,进行严格消毒;在鸡苗投放上,严格根据养鸡户的地理条件有序投放,循序渐进;在鸡食喂养上严格控制,全部采用原粮喂养,即玉米磨粉、放养在荒郊野外等。正因为有了技术上的保障,养鸡户销售和公司收购非常顺畅,鸡苗投放和收购只需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目前,全镇养1000多只鸡的养殖户有120多个,总数量达到20万羽。
该镇犀牛坪村养殖户杨文辉告诉我们,今年她家里养了13头牛,1500只鸡,家里四个劳动力每天就是割草养牛,抛养土鸡,一年收入少说也有上十万,听得我们只咂舌。走在山间,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美,看到的是鸡满山,牛满圈的美好画面。正是有了各级政府的精准施策,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正按照计划逐步脱贫,相信不久,“鸡司令”、“牛司令”“羊司令”就是太平镇人的口头禅和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