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印发
10月24日,中国科协、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组织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东西协作扶贫重要战略,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级科技组织,广泛开展“创新争先行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围绕脱贫攻坚总目标和扶贫先扶智的根本要求,加大科技供给和支撑,大力增强贫困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提高贫困户的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助力各级党委、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
《方案》明确,到2020年要在贫困地区支持建设1000个以上农技协联合会(联合体)和10000个以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实现农技协组织和服务在贫困县全覆盖;组织10万名以上来自各级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技专家参与脱贫攻坚,实现科技服务在贫困村全覆盖;引导优质科技资源和服务向基层集聚,大幅提高贫困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
《方案》提出,要围绕服务科学决策,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推广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提升科技帮扶含量;培养乡土人才,夯实人力资源基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完善农技服务体系;完善科普设施建设,提升科普能力;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提升贫困地区公民科学素质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的组织实施,并确保取得实效。
《方案》强调,组织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中国科协、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将联合成立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每年对各省科协开展对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的实施成效进行综合考核评估。中国科协将统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项目经费,对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专家,通过“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给予支持,同时面向基层实施的项目,将加大向贫困地区倾斜力度。
《方案》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创新工作机制、严格考核监督、营造良好氛围。各级科协要积极组织发动有条件的科技组织和专家与贫困村户结成“帮扶对子”,签订帮扶协议书,并努力做好联系协调、跟踪服务、督促指导等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各级科技组织和专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